尼尔·斯蒂芬森:雪崩

neal-stephenson-snow-crash

neal-stephenson-snow-crash

拿到书的时候稍稍有些吃惊,
并未期许如此的厚重。
赛博朋克钢板砸向脑袋的时候,
果然要比其它的题材更为要命。

敢于把披萨作为振国之宝,
而且让送披萨外卖的混血小子当主角,
果然只有美国人才这么……疯狂吧。

说实话,故事并不算太棒。
但是我想,
倘若是十年前有幸拜读此作,
那是绝对要惊为天人的。

何况本作是 92 年出版,
还是在网络飞速发展之前,
距离今天,
跨越了将近二十年的时差。
二十年,对于一项超高速发展的技术,
要准确把握它的脉搏将是多么困难,
然而尼尔·斯蒂芬森做到了。

无论是“超元域”(Metaverse)还是“地球”(Earth),
都是现今网络信息技术的焦点。
前者便是今天满大街的“MMO”,
最贴切的便是已经辉煌不再,
进退维谷之间的“第二人生”(Second Life)。
后者将“GIS”发挥到了极致,
而今天它的最佳代表“谷歌地球”(Google Earth)的创造者,
则明确表示是来自《雪崩》“地球”的创意,
并明显有着致敬的意味。

在书中提到,而今天还没有达到的技术,
比如“图书管理员”(The Librarian)则是
面向对象数据库与数据挖掘的方向。
要达到这个层次,甚至是广泛意义上的“超元域”,
则需要依赖目前正在高速前进的云计算和
量子计算机的质的飞跃。

其它诸如“鼠辈”(Rat Things)、“理性”(Reason)等,
则是生化、武器方面的话题,
骆驼所知甚少,就不再赘言了。

两个小小的 neta:
主人公原名“Hiroaki Protagonist”,昵称“Hiro”。
“Protagonist”直译就是“主角”,
而“Hiro”自然是“Hero”罗马音,
一指“英雄”,二指“主角”。
书中译为“弘·主角”,
多少失了双重反讽的效果。

而“守宫阴齿”(dentata)的设定更是别具一格,
脱离了传统贞洁锁原理,
轻便、隐秘,而且致命。
不知道此前大热的电影《阴齿》(Teeth),
是不是便受了此作的启发?=A=

其它比较有意思的设定,
便是想象中的未来政治体系。
这个不好细说,虽说有些夸张,
却是商人逐利的可能趋向。

另外原本最值得细说的便自然是,
关于“雪崩”病毒的设定:
通过底层语言进行渗透与传播的病毒。
但是说到这个话题,
就不能不说说本作的缺点。
虽然有不少传说作为佐证,
“喃刹怖”(nam-shub)、“谟”(me)等的确也是有迹可循的,
但始终缺乏有力而直接的证据。
对于原理方面也几乎是避而不谈,
而主角更是用短短时间,
便轻易制作出了破解病毒的工具。
而普通语言病毒与计算机语言病毒的异同,
也是全然没有介绍,
这一切实在是让人难以信服。

所以说,本作的成功之处在于环境的设定,
对未来世界的推断精巧非凡,
而对推动故事进程的主要事件缺少了更细致的考量。
以致到了本书将近三分之一的阶段,
“雪崩”的概念基本没有见到,
而故事最后却一股脑地通过,
平铺直叙的大量神话传说灌输给读者。
只有客观陈述,而心理活动的缺乏,
致使人物的行为毫无目的性可言。
结局部分为了让诸多人物登场,
而显得仓促、荒谬、可笑。

但是或许也有翻译方面的问题。
堆砌如山而又晦涩生硬的行业术语,
会让非计算机专业的读者苦不堪言。
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看译者,郭泽,便似乎有了印象。
对了!那该死的《提升之战》!
我说呢,让时不时出现的别扭的词汇,
拖泥带水地降低阅读的快感,
原来是该译者的典型特征啊!
于是我对未读的《孤儿远征军》
乃至《热夜之梦》都充满了恐惧。

【相关资料】
1、介绍@douban
2、吐槽@tihu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