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抱着太大的希望去看这片,
还错过了影片最开始的片段。
不想这终归是一部不错的片子,
至少,是一部赚人眼泪的片子。
虽说由于种种原因,
本片需要被冠以“唐山大地震”的片名。
但骆驼私以为,
还是其英文译名更为传神——
“Aftershock”,“震后”,
或者更精确一点,“震后余孤”。
于是宣传的三张海报之中,
骆驼欣赏最上面这张:
面目萧索,形单影孤。
废弃幼童,心如齑粉。
因为这片归根结蒂是在讨论人性,
而不是灾难本身。
灾难的特效部分与国际水准还相当的距离。
近景的处理基本到位了,
但宏观的大场面还是把握得不够好。
主角光环过于明显,
难以产生代入的紧张感。
影片叙述的故事跨越 32 年之久,
每一段的叙述则偏于蜻蜓点水。
倒是不如减少几个场景,
而增加剩下片段的细节描述。
这方面关于时间的处理,
可参考《漫长的婚约》等法国电影。
虽然明白冯小刚的意图,
但是最后关于“汶川”的部分实在是显得多余。
至于结尾那更是“中国特色”了,
把此前铺垫的温情统统撕破。
女儿推开家门,母亲抬起眼帘。
影片如果止步如此,
则已经足够了。
最后说说人物方面。
影片最值得挖掘的部分,
实际上是张静初饰演的女儿这条线。
包括其坚持独自生子,
多年难以与新家融合,
最终与外籍人士结合……
这些情节原本都是可以与其,
幼年被亲人遗弃的内心割裂,
因此否认自我及需要补完等方面着手,
从而表现一个更为丰满与真实的人。
但影片仅仅将这些情节罗列,
丝毫没有加入心理层面的剖析,
最终的结果仅仅是显得,
此女行为乖张,不着边际,仅此而已。
影片的重点偏向于徐帆饰演的母亲这条线,
而徐帆的演技也算是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但同样的问题在于缺乏心理描写,
更多的笔墨都停留在叙事之上。
而陈道明的角色也算是比较有趣,
有他一贯的内敛而风趣,
可惜两次爆发都很失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