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价值评估的三个关键词- –
作者:赵淑平 2004-11-14 0:15:46
原始出处: 中华读书报
单就发表作品数量而言,网络文学较之传统文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为前者几乎不受出版资源、版面容量等方面的限制。单单一个创立于1997年的文学网站"榕树下",其发表文学作品的数量已远远超过建国以来纸介媒体发表作品的总和。更为关键的是,网络文学作品拥有读者的数量是以超过8000万的网民作为基数,其影响力使传统文学无法望其项背。就此,很多研究者看到了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体制的冲击与挑战,甚至认为已经出现了"取代"的严重趋向。
然而另一方面,目前相当数量的网络文学写手及其作品,表现出了对传统文学标准的自觉趋同,他们在网络首发的作品不断转化为纸介形式出版或发表,并且获得了来自传统文学体制内的认可与重视。于是又有研究者据此认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界限正在模糊并逐渐消弭,最终将实现"合流"。
如何准确描述和评价网络文学的存在价值、发展前景和在整个文学格局中的合理位置,还是应该回到网络文学基本特性的研究上来。网络文学的概念通常的表述就是:"在线"的三位一体,即由网民在电脑上创作,通过网络发表,并由其他网民完成阅读、参与评论的作品。其特有的"书写和传播工具"、"作者"与"读者"正是体现网络文学特质的三个关键词。
历史上,新型书写和传播工具的出现和普及,不仅一定会对文学本体产生重大影响,往往还会带来社会学意义上的深刻改变。网络作为信息传播革命的产物,几乎无限地拓宽了文化空间的开放性。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发表在网络上,并即时送达给公众。既不受出版资金和版面容量的限制,也不受编辑审核制度和文学批评权威的制约。大众对文学的参与机会和话语权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此外,网络为作者和读者的交流活动提供了快捷、方便的平台。读者可以在网络文学作品的页面上直接发表评论,也可通过QQ、BBS等即时与作者交流,作者可以向读者进一步阐释自己的作品,同时也可以根据读者的反映调整自己的写作,这种充分的互动性是传统文学无法实现的;还有一部分网络文学作品必须依赖网络的技术支持才能够存在,例如多媒体制作的图文作品,相对传统印刷文学更是一种全新的文本。
网络文学的"作者"更多被称为"写手",它与传统文学的"作家"两者间的区别绝不仅仅是称谓上的变化。在网络文学中,作家不再是一个特殊的专业职业,写作成为大众共享的自我表达的精神活动。传统作家的中心地位和诠释权威消失了,不能再以少数人精英化的审美和情感体验来主导大众的审美。大众文化不再只是被表现的对象,而是作为创作的主体进行更为生动更为真实的自我表达。一个没有受到过文学专业训练的普通人,只要有了创作的冲动,无需得到文学编辑和批评家的认可,即可以在网络上以文学的形式自由宣泄自己的情感,同时给读者带来更为多样性的阅读选择。然而,创作者总体地位的下移,几乎不可避免也会降低文学的高度。网络写手创作中很容易出现随意化、个人化、游戏化、语言粗鄙等等倾向,同时也由于没有审查过滤机制,数量巨大的网络文学作品整体质量参差不齐就很自然了。
以往,读者在整个文学活动系统中的作用一直被忽视,直到20世纪60年代接受美学出现后才有所改变。然而在网络文学中读者的地位和对文学本体的深刻影响,是传统文学远远无法比拟的。网络作为新生的、时尚的技术工具,其使用主体必然是趋向于年轻化。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表明,目前我国近8000万网民中占65.2%的是15 25周岁的城市青年,这必然导致了网络文学读者群体的高度狭窄化。他们的知识程度、年龄特点、审美趣味决定了网络文学的题材和样式。情节冗长、意义艰深的作品很难被认可,娱乐性、消费性较强的作品成为当然的主流。在网络中读者对作品的选择会通过点击率直接反映出来,点击率同时可以影响其他读者的选择,更重要的是点击率的多寡将决定网站的存亡,点击率较高的作品必然会促进网络写手进行这方面的创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的圈子。
对网络文学的研究,往往很重视与传统文学的比较。事实上,如果能够引入一个新的参照物也许能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对民间文学的研究一直是较为系统的,概括出民间文学风格清新、刚健,具有口头性、集体性、不稳定性、传承性的几大特质。而这些特征正是从民间文学与专业作家的书面文学的分歧出发,所作出的差异性研究。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同源与对立,相互融合与相对独立正可以作为网络文学研究的参照。也许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论,网络文学的合理位置应该是传统文学与民间文学之间的一个梯度,网络文学最后将和作家文学、民间文学,也包括市民的通俗文学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多元化的文学格局。
【原文地址】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2&ID=1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