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京到北京:我们被影响了什么–horan (骆驼)

从东京到北京:我们被影响了什么- –

                                      

三联生活周刊:尚进

    "从建国门往东到国贸,然后从国贸往北至三元桥,这两条呈L状的北京经济核心街道,在10年前还只有寥寥几家日餐馆,可现在俨然三步一岗五部一哨",这是一位香港美食杂志编辑无意中的观察,反而每天经过这两条道路的人却并没有注意到什么。虽然北京星罗棋布的日餐馆远没有东京街头的中华料理多,但是与日本有关的东西越来越多的跟普通中国人发生了关系。

日本制造与技术释放

    依靠韩战和越战物资供应前哨,以及70年代末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彻底改变,日本造从80年代初席卷了全球,那时候恰好碰到了急需了解世界潮流的中国。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红色外壳的日立12寸黑白电视和东风无线电厂组装的那批三洋录音机,以及街头陆续出现的不同于上海轿车和212吉普的皇冠车,成为了80年代初新生事物的最初印象,也成为了日本造给人们印象深刻的前例。"日本制造的产品早已经无孔不入渗透到每个角落了",这句话曾经是《今日美国》在1982年创刊后发出的一个社论声音,也曾经让日本国内的媒体引用过,日本民众对这类新闻的喜欢,就如同现在的国人们喜欢听中国经济影响世界一样。

    如果你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也许最能体会日本制造在这20年间所产生的变化,佳能、尼康、富士几乎成为了数码相机运动的绝对领先者,反倒是爱克发、莱卡、蔡斯这些昔日胶片时代的帝王没落的一塌糊涂了,更不要提海鸥和凤凰了。而当美国最后一个电视机工厂在1995年关闭的时候,飞利浦早已经被索尼、东芝、松下等日本电视机品牌压的喘不过气来。甚至《纽约客》上反复提出日本企业正在用器物化的方式压迫着世界,因为我们不得不用索尼电视来看CNN,摄影记者们清一色用佳能来记录瞬间。

    日本制造已经成为了中国消费领域的一个现象,消费者保持着对其来自80年代的良好印象,同时又保持着某些畏惧心理。日本制造的产品试图在技术能力上寻求领先,这已经不再是商业秘密,从80年代美日半导体对抗,到贯穿谈判数年的美日汽车交易谈判。正在从上世纪90年代经济衰退中逐步恢复的日本,正在不断探索找回"失去的10年"的方法。

在今年夏天的北京车展上,当我们掀开很多新车型的发动机盖时,突然会发现遍布的4G身影。这个4G并不是指IT领域的无线网络构想,而是指三菱在90年代后期设计的一款大马力发动机。我们可以在长丰猎豹、得力卡、陆风、双环等数款国产SUV上找到4G发动机的身影,也可以在华晨中华轿车和哈飞赛豹等国产中级轿车上中看到它,甚至三菱自己的欧兰德也本地化的用这款发动机。恰恰对于4G发动机的流行在2004年8月引发过汽车界的一次小讨论,争议的焦点就在于如何看待4G引擎与本土汽车业的关系,固然这款引擎技术成熟,且由三菱以合资方式在中国国内生产,但是过分的拿来主义直接妨碍了本土引擎的进展。而三菱的技术输出策略直接为三菱带来可观的收入,且这款4G发动机并非新近研发,充分的实现了日本企业界对于技术保护与技术输出的新经济策略。

    这样的技术例子并非罕见,整个90年代国产电器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接受日本技术释放的结果。美国《家用电器》杂志曾经对于中国产廉价DVD冲击全球市场进行过分析,在美国的分析人士看来,廉价DVD的出现要归结于日本松下和日立在90年代后期的技术释放。而松下在北京设立的显像管生产厂,曾经是轰动一时的彩电大战背后直接的技术源泉。美国《家用电器》杂志对于新一轮的技术输出有自己的评价:"韩国现代如果没有三菱在80年代初的技术释放也不会有今天,而中国的电器似乎正试图重演韩国三星、LG的步伐。"

    但是日本企业似乎并不希望重演韩国对自己的模仿,日本经济第一媒体《日经BP》不久前以数字革命最前沿系列文章的形势披露了一则报告,这篇《夺回液晶王位,日本国家项目绝密启动》一开头就披露日本有一家半官半民信息封锁策略机构,这家机构的153亿日元经费来自日本经济产业省,而背后是夏普、日立和精工爱普生等20多家液晶关联企业。如此庞大经费机构却没有自己的主页,也不设置公关部,即便日本国内的媒体采访也一律吃闭门羹。而索尼被迫放弃液晶领域被视作是这家神秘机构的幕后操作,归结原因是日本经产省担心有关的技术机密会通过已决定与韩国三星合资生产液晶面板的索尼泄漏出去。

    而当8月26日,朝日啤酒和伊藤忠商事联合出资50亿日元,占了北京啤酒厂55%的股份时,日本企业生产的"北京啤酒"成为了新的中日经济焦点,技术已经不再是日本企业唯一的手段,投资也在悄悄影响着中国的市场。实际上日本制造越来越给我们带来了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绝对不是80年代初期,国内企业技术空白期,广泛吸收各种技术时的那种迫切感。而是依照目前的世界产业格局,我们无形中成了技术升级中的跟跑者。日本《产经新闻》在一次采访中,将技术开放问题更加的透明化,在他们看来90年代日本向中国的技术释放直接造成了日本传统电器竞争力的衰弱,同时也不能满足技术升级换取再次利润的技术商业原则。而中国的企业经历10余年的市场换技术阶段,当原来的技术提供者不再提供的时候,能否自主研发成为了关键。曾经有经济学者在一份内部报告上写道:"中国企业创造的GDP是日本企业的三分之一,而能耗上却几乎相同,技术研发是最重要的差距,技术换市场的策略已经实行了至少10年,这种获得以后未必还会有,我们不自己研发几乎没有出路了。这就像50年代的航空制造一样,在抗美援朝中获得的米格15和米格19虽然当年很先进,但是60年代当没有新技术输出给我们时,整个70年代天空上只能用不断改进50年代的技术应付。"

    在技术和商业策略上赶超日本,一直是很多中国技术企业的心中期望,如何跳出90年代通过技术开放获取技术的瓶颈,成为了摆在中国技术企业面前的全民性问题,国内雨后春笋般的研究院似乎是解决技术开放瓶颈的一个出路。但如果摆脱对日本技术输出和消费品商业模式的依赖,才是核心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如同三菱4G发动机一样,我们需要的不是反复生产和小规模改造,如何跳过眼前的技术利益,从商业利益发展的迷失中找到自我,才是我们面对的真正问题。

【原文地址】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57703.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